2013-12-13 20:26:22  点击次数:4739  查阅:暂不记录

粹的读法

 

字数800?1000

关于这则论语的记述,在品德修养方面

论马  原文:   骥不称其力,称其德也。臣有二马,故常奇之。日瞰豆数升,饮泉一斛,然非清洁宁饿死不受,介胄而驰,其初若不甚疾。比行百余里,始振鬣长鸣,奋迅示骏,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若无事然。此其为马,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材也。值复襄阳,平杨么,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不然。日所受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为马,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材也。  --节选自 南宋?岳飞《金陀粹编》  译文:  良马不以它的力气为出名,而以它的品质出名。我有两匹马,所以经常以之为奇。每天窥视它食豆数升,喝水十斗,然而不是清洁干净的宁愿饿死也不吃,披甲戴盔奔驰,一开始好象不是很快。等到跑了一百多里后,才开始挥动鬣毛长声鸣叫,奋振四蹄迅速奔跑,从午时到酉时,还可跑两百里;脱下鞍甲不喘息、不出汗,就好象没有事的样子。这马,吃的多却不苟且随便接受食物,力气充沛却不追求逞能炫耀,是到达远路的良材啊。到了返回襄阳,平定了杨么,不幸相继死去 。现在我所骑的就不一样了。每日所吃不超过数升,饲料不挑拣粟米,喝的也不选择泉水,收紧缰绳就开始不安,跃跃欲试,迅速奔跑,刚到一百里,力气竭尽,汗水淋淋,气喘吁吁,几乎死去的样子.这马,少吃容易饱,喜好逞能容易竭尽,是劣马啊。  赏析:  古人说:“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也就是说,时间是检验真理的最好的标准。时至今日,看到短文:岳飞的《论马》(节选)深有感触,作此文。  岳武穆入见,帝从容问曰:“卿得良马不?”武穆答曰:“臣有二马,日啖刍豆数斗,饮泉一斛,然非精洁即不受。介而驰,初不甚疾,比行百里始奋迅。自午至酉,犹可二百里。褫鞍甲而不息不汗。此其受大而不苟取,力裕而不求逞,致远之才也。不幸相继以死。今所乘者,日不过数升,而秣不择粟,饮不择泉。揽辔未安,踊跃疾驱。甫百里,力竭汗喘,殆欲毙然。此其寡取易盈,好逞易穷,驽钝之才也。”帝称善曰:“卿今议论极进。”  岳飞这篇谈话,通过常见的生活现象,剖析深刻的人生哲理,既引人深省,又穷尽事理,无事辩驳。他侃侃而谈,通过马的饮食与行走,两相对比,说明“负重致远”之才,必须具备若干要素。  “受大而不苟取”。所谓“受大”,譬之于人,就是要作深厚的积累。要成为负重致远之才,自身的功底一定要厚实。知识的汲取,才能的磨炼,均要做到多多益善,不满足于一得之功,一孔之见。而在不断积累的过程中,应该讲究“精洁”,对无益甚至有害的东西,不但不“苟取”,而且要拒而不受。这一点,对于我们今天的学习很有借鉴意义。有些青年在成才过程中,饥不择食,对左道旁门、杂七杂八的东西,以至外来文化中一些不健康乃至腐朽没落的货色,也“兼收并蓄”。结果,脑子里像摆满种种陈旧货色的杂货铺,而放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这一“伟大的认识工具”,不去努力掌握。另在物质方面,也有人是知“取”而不戒“苟取”,做不到不义之财,一毫不取。这无异饮鸩止渴。有此两缺,根底不厚,都难成“负重致远”之才。  “力裕而不求逞”。一个人在品格学识上有了深厚的功底,可算“力裕”。但这对“致远”只是一半;那另一半就是在使用上应该“厚积而薄发”。而不是“只有半桶水偏要淌得很”。薄发“不是不发,而是持之有度,运用有方。要以坚韧的态度,“行百里者半九十”的毅力,历久不衰地发挥自己的智慧与才能,以收“负重致远”之效。恃才傲物,旁若无人,急于求成,未见大阵仗便已气衰力竭,终归小家子气,不是匡时济世,可成大器者应有的行为。  “寡取易盈,好逞易穷。”一个人要“负重致远”,应毕生以此为戒。战国赵括,就给后人留下了“寡取易盈,好逞易穷”的惨痛教训。他把兵书读得倒背如流,连他父亲老将赵奢也辩不过他,于是自以为用兵打仗很容易。一旦为将,他一到前线,就改变老将廉颇坚守持重的战略,说这是怯战。他下令向秦军突击,秦军佯败,他却小胜而骄,洋洋自得。最后,这个只知纸上谈兵的人,在长平陷入秦将白起的重围,使全军四十万人被坑杀,害得赵国精锐尽丧,几乎亡国。让我们牢记此类教训,永远谦虚好学,博取而不自满,坚韧求索而永不停步,奋进不已,在成才的道路上不断迈出坚实的步伐。  “三万六千日,夜夜当秉烛。”(唐?李白)“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宋?陆游)一切立志成才的青年朋友,都不应忘记这两位前贤总结自身体验的诗句,并用以自勉  《马说》是韩愈诸多散文中颇为著名的一篇。时至今日,可以说是雅俗共赏,有口皆碑了。究其原因,也不过是两条:一是文字表达上的通达精练,因而易于理解,便于流传;再是思想内容上的典型、深刻,一针见血,所以历来要引起大批自强不息者们的强烈共鸣与掌权握印者们的援引。   当然,伯乐相马的故事中国古来就有,本属“陈言”之列。古传说中把“伯乐”归为二十八星宿里掌管马匹的神只,原本反映出农业时期牲畜的重要性。到了春秋秦穆公之时,人们便已开始把善于相马的人称为伯乐了。韩愈以旧瓶装新酒的革新精神发前人所未发,仅以区区百余言的一篇小品,便把千里马与伯乐之间的辩证关系,把“千里马”们的不幸际遇活生生地摆到了中国社会政治生活的面前。终于使连绵不断的炎黄子孙在凡遇到有关“人才问题”的时候,都不能不涉及到这篇语势凌厉,悲愤感慨的小品及其一句千金、不容置辨的思想内涵。   关于这篇文章的写作年代,各家均未注明。但若从作者一生的经历看,似应列在第二时期??即应试求官的阶段中较为合适。韩愈此期三次下场,三次上书都被冷冰冰的命运挡了回来。于是在长安坐了十年冷板凳的他就有了《感二鸟赋》及《祭田横文》等“不遇时之叹”与在《送李愿归盘谷序》《送孟东野序》等文中流露出来的怨气和牢骚。   在韩愈所处的中唐时代,尽管科举制为中下层知识分子开辟了一条参政的道路,但是把持朝政的门阀贵族们仍然坚持朝廷上的重要职任必须在公卿子弟中选择,而绝难让这些白衣秀士们厕身其间。所以,虽然韩愈一生经历了唐代的五位皇帝,但不管他何时发出这种对于埋没人才问题的呐喊,都是反映了社会现实的,都是带有必然性的。   对待韩愈的散文,后人多有评价,其中褒贬俱有不一而足。但是对于这篇“马说”却是一致推崇的。首先,这是一篇一气呵成的比喻文章,全文气势充沛,纵横开合,奇偶交错,巧比善喻。字里行时洋溢出一种发自内心深处的浩然之气。作者所谓“气盛言宜”的创作理论在本篇中得到了痛快淋漓的体现。该文通篇以马喻人,然而由于引得得体,用得贴切,便使读者从中觉不出一点离皮离骨的地方,反倒有一种人马合一,身临其境的感觉。尤其是使那些深有感触的读者们不由联想到自己“祗辱于奴隶人之手”时的种种不幸,产生出与作者之间在心灵上的迅速沟通。而顺势读将下去,更觉心舒气顺,意气昂扬,经日积愤为之一吐,阵阵快感油然而生,陡起凌空飞跃,万里急驰之心。一篇小品能够取得如此强烈的阅读感受,若非胸中广有丘壑的大手笔是无法达到的。   从结构上分析,作者利用三个自然段简单明白地表明了三层意思:一是慨叹伯乐的罕有;二是描述了未以千里称的骏马的悲惨境地;三是对于那些阻塞贤路的昏庸之辈表示了极大的义愤。全文虽不长,但其中有慨叹,有讽刺,有设问,有怒斥,具有七开八合之变与百转千流之态。开篇第一句“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便以其内在的深刻逻辑性紧紧地扣住了读者的心扉。其原因就在于这出语不凡的开篇并不是那样“一夜北风起”式的长诗之平起,而是一篇论文的提纲挈领之言。人们一般的认识,是千里马并不因为伯乐的出现与否而决定其有无,而伯乐之所以重要则是因为他可以发现千里马并使之为世所用。这里,作者有意避开了这种叙述方式,却从斜刺里猛地杀出这样一句,从而把伯乐强调到了舍之其谁的重要地位。如此,则既实现了引人入胜的行文目的,又从正面推出了作者名为论马,实则论人的真正用意。再读至“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读者心中便豁然开朗了。原来作者是在阐明一个道理,即必须先有能够识别千里马的人,然后才能在万千的马匹中鉴别出日行千里的良驹。否则,即便有了这种好马,还不是等于无吗?   韩愈的这篇《马说》之所以具有广泛的影响,另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韩愈在写作技巧上所取得的极大成功。本文的逻辑性很强,一环紧扣一环,而且是一波三折,反复论证,具有明显的雄辩家的风格。因此也就容易让人点头称是。从行文风格上看,“文起八代之衰”的韩愈并未将前人的遗产弃之不顾,而是兼收并蓄,取其所长,走出了一条具有自己独特风格的路子。在《马说》这篇短文里,他从正面立论,指出了伯乐与千里马之间的主次关系。然后展开议论,围绕着千里马一展雄风所需具备的各种客观条件进行论述。紧接着又从饲马人的角度进一步阐发,提出了策必以其道,食必尽其食,鸣必通其意的具体方式方法。由此,就充分运用了比喻论证的文学手法,取得了分析透辟,寓意深刻,笔锋活泼,层层深入的客观效果,形成了极为丰沛的感染力与艺术氛围。   中国文人自屈原起便经常使用引物取比的文学方式来托物言志,借物抒情。其中达到“切至”程度的名篇佳作可谓多矣。但是通篇只围绕喻体进行描述阐发而一字不涉本体的却在少数,尤其像韩愈的这篇文章,以千里马比在野的智士仁人,以伯乐比当权的达官显贵,用千里马的命运取决于伯乐的是否出现,比喻才智之士的前途取决于当政者的是否识别贤愚,所比之处都是十分熨帖而恰切的。因此,尽管作者不是从正面直抒胸臆,大声疾呼,但实际上却有如洪钟巨响,影响又深又远。虽然是借彼兴此,以表心迹,但每一位读者都可以从中体会到作者的真正用意与撰文初衷。一篇比喻文章可以达到这种毫无晦涩难懂,反觉韵味横生,主体丝毫未露,但说理透辟通脱,针砭时弊如此辛辣,且决无显山显水之嫌的艺术水平,确是我国古典文库中一件难得的珍品。

以上是"粹的读法"的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cnlangs.com/news-555.html , 转载请保留.

上一篇:大同语 下一篇:陈姓起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