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09-06 20:26:08  点击次数:3000  查阅:暂不记录

做人难 说唱

 

帮忙找找搜搜啦。(*^__^*)

佛说人生: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佛说:今生种种皆是前生因果。佛说:一切有为法,尽是因缘合和,缘起时起,缘尽还无,不外如是。佛说:万发缘生,皆系缘分!偶然的相遇,蓦然回首,注定了彼此的一生,只为了眼光交会的刹那。佛说:缘起即灭,缘生已空。佛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佛说:让我普渡芸芸众生。佛说:世间万物皆空。唯其空,便能包容万物。佛说:凡事都是有定数的,不能强求。佛说: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的越多,越觉得拥有的更多。佛说:握紧拳头,你的手里是空的;伸开手掌,你拥有全世界。佛说:菩提本非树,明镜亦无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染尘埃。佛说:千灯万盏,不如心灯一盏。佛说:人就是苦今生修来生。佛说:人有八苦,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蕴炽盛苦。唯有身心放空,方能人离难,难离身,一切灾殃化为尘。佛说:这世间,人皆有欲,有欲故有求,求不得故生诸多烦恼,烦恼无以排遣故有心结,人就陷入“无明”状态中,从而造下种种惑业。佛说:放下红尘之事得人间大道!好淬炼舍利子得正菩提!浑忘世间一切烦恼。风声,雨声,一世的相思。涅磐,顿悟,一世的禅锋。佛说:万物皆无常,有生必有灭;不执著于生灭,心便能寂静不起念,而得到永恒的喜乐。人因企求永远的美好、不死而生出了痛苦。佛说:每一滴水都是海。人因有自我,便产生了痛苦!由自我的观点产生了过去、未来,产生了好、坏、顺、逆,人一直活在企盼与欲望中。当小我消失变成无我时,  那滴海水即溶入了海洋而得到了自在佛说:不可因传说而信以为真;不可因经典所载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传统而信以为真;不可因合乎逻辑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根据哲理而信以为真;不可因权威而信以为真。人藉着自己一生的实践可揭示一切的秘密,而你是自己最好的裁判。佛说:地狱在哪里?地狱在我们的身心里。我们由于欲望难以满足,而产生贪欲之渴与憎恨不满之火,焚烧我们的身心。 期求解脱之道的人,亦必须远离欲望之火。就像背负号草的人见到野火须走避一样......佛说:见到美色,唯恐心受到诱惑、连忙把眼睛挖出来是愚蠢的行为。因为心才是受诱惑的主角,邪恶之心如能斩断,作为配角的眼睛就不会输入邪恶了。佛说:如果人不执著世间的一切物质名利,就不会被物质名利所控制;正由于人追求这些感官之物,他们才会变得不快乐......佛叹道:一切皆流,无物永驻。凡人就是太在乎自己的感觉、感受,因为才会身处于水深火热之中。佛说:宇宙与人,皆有五类:色、受、想、行、识,合为五蕴。物质世界的五蕴炽盛,引诱着人的五蕴炙盛,于是种种贪欲翻卷了起来,将人掀入欲望的三千弱水之中,一沉一浮。所谓的只取一瓢饮,成了昏黄卷册中一句死气沉沉的偈语,丧失了当年棒喝震耳的亢然音效。那一根空心的芦苇,再渡不起我们沉重的身躯

自己看各种佛学论坛帖的一些感想,有些痛心。首先声明,此帖不是批评任何一位佛友,只是表达自己的一点看法,且很可能不正确,希望正知正见者批评指正。佛所说五乘(人乘、天乘、声闻乘、缘觉乘、菩萨乘),这明显表明了一般修学所要的经历(上上智人末学不敢妄谈),只是对我们普通人,首先要做好人。做人首先要自立吧,可是呢,一学佛人还没做好,就把平时那种贪心、依赖心带来了。仿佛放了一点生,布施了一点,佛菩萨就应当多多保佑自己。自助然后天助,这是不变的道理,因果道理也是如此,种何因才有何果。(这不是说写感应的师兄的不是,只是看这些帖的师兄可能做事的出发点不好了。因地不真,果遭纡曲。更有人因为没有感应怪佛菩萨,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所以看感应帖的师兄,应当更精进的做好人,而不是天天抱着感应。)另外,学佛是智慧与福德的成就。我在各大佛家论坛很少看到有对佛法智慧的讨论。念佛者多数也只是计数念佛,念时妄想心不断。不用说达不到大势至菩萨“都摄六根,净念相继”,亦达不到观音菩萨所说“动静二相,了然不生”。而只是在自己念了多久佛沾沾自喜。我们当用智慧,用头脑,对照了义经典来反思自己的修行。否则只计数与念佛机有何区别呢?(这也不是批评念佛不好,只是更进一步方面没有做到。末学在此也忏悔)对于楞严经,大家都知道是悟道的楞严,可是“七处征心”、“八还辨见”很少见大家来讨论,二十五种修行方法讨论也不多,更为重要的是修行过程所必经的五阴解脱很少人重视(然而,五阴解脱却成为大家来检查别人是不是魔的法宝了,须知别人的是非终是别人的事,自己有没有好好修行,将五阴解脱,何以度他人?)所以我在很多论坛上看到,一提楞严,说的不是楞严如何指示真心,有哪些方法做为悟道方便,在悟道过程所经历的过程,而更多的是说楞严咒如何如何。楞严咒是好的,可是佛在这部经上更多篇幅却在告诉阿难人根本迷惑的原因,及如何解脱。这个理不明白,想要解脱,很难。(本段所说,亦不是说念楞严咒不好,只是我们偏执一端了)。我们没有用智慧来看待佛经,却过多住了其好处的相了。末学无意引发任何争端,只是自己的一已之见。还请善知识指正。

学佛的感想和心得佛教   我是一名不合格的佛教徒,为什么这样说呢?就拿先生来说吧,以前的他是不信佛的,我就每天强迫他同我一起上香,一起念佛。可他却为讨我的欢喜,就同我一起念,可自己明明知道他口念心不知在想什么时,还是强迫他念,总想借假修真,心到一样能成佛。事实并非我想的那样,终于有一天,他刚坐下就起来,走到另一屋看电视去了。这时的我非常生气就冲他说;电视能帮你了脱生死呀?后来,两人闹得非常不愉快。几天后他生病住院了,但我并没有去看他,因为那时的我对佛法非常的执着,总想我俩志同道合一起修行。所以那时还在气头上,但我把与先生的事,前因后果说给道友了。她是我最好的助缘,也是我修行路上对我帮助最大的,似是姐妹的好道友,她的一番话至今还使我记忆犹新,她说佛法是要做出来的,要以身作则,用你的慈悲,你的宽容来感化他,让他看到你学佛前与学佛后的不同。改变别人是痛苦的,改变自己才是快乐的!听了她的话感到很惭愧!她一再坚持陪我去医院看先生,当时想到见面时尴尬的场景,就没同意她去,但答应道友自己去医院。当自己进到病房时,首先说;我是代表大家来看你的,他说大家是谁,我?是佛菩萨呀,还有佛友呀,大家都笑了,笑的那么的轻松。几天后先生出院了,但我从未强迫他一同念佛。大约两个月过去了,他突然自己坐在佛堂前念起观世音菩萨来了。当时的我无比的欢喜,不能说自己做的有多好,只能说是佛菩萨的加持,感应道交。现在的他每天抄写一遍心经,背诵七遍心经,南无大慈大悲救苦救难广大灵感观世音菩萨圣号。非常的虔诚,他的虔诚心使我不敢有一点懈怠。都说夫妻不是助力就是阻力,阻力是坟墓地狱,助力是天堂极乐!只要我们把佛法落实到一处,做个好榜样,相信在刚强的人都会折服的!佛教佛法把人身与环境的沟通管道分为六类,每一种管道又有根、尘、识三个层次,称为「六根」、「六尘」和「六识」。「六根」是眼、耳、鼻、舌、身、意,「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六识」则是每一根都有一识执掌辨别识察的机能。前五类管道人人都很清楚,即感官、对象和辨识机能的三个环节。意根和中医所说的心经极近似,心经包含大脑、心脏及其相关机能的分布网。与前五根一样,意根是受法尘刺激而发生响应,意识则发挥辨识的机能,了解法尘的存在与性质。所以法尘和前五尘一样存在自然界里,但是它的踪迹在那里?法尘到底是什么?    我们每一个人在生活里,都有过灵感乍现和正如所想的经验,只是有些人比较敏感,能察觉到这种经验;有些人不那么敏感,模模糊糊就错失了。当这类状况发生时,虽然是非常主观的感觉,但是经常是人们记忆最深也是最津津乐道的事。为什么会有突发的灵感呢?为什么想象会和后来的事情那么相像?很多人都以为是大脑的记忆、重组和推敲的结果,这样的想法是唯物观的思惟习惯,所做的延伸或泛用。严格地说,科学家到现在还不知道灵感和想象究竟是怎么回事,当然也无法将奥妙的心灵机转说个清楚。    灵感是自动自发的反应呢?还是应外来的刺激所引起的反应?大多数人认为灵感是自发的现象,因为持第二种观点的人,根本拿不出刺激讯息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本文要论说的正是第二种观点,灵感和想象很多时候是刺激下的响应,立论的根据是自然科学的存在实证逻辑,论证的结果与佛法的法尘相对照,发现彼此应有相通的存在认知 五、佛法的六根对六尘    佛教的经典里,六根以六尘为它们的刺激讯息,六根受到刺激才能发生响应,这些响应由相应的六识感受、辨识和判断,形成人类对环境的认知。六尘是色、声、香、味、触、法:色尘指的是眼睛之所见,包含大小、形状、颜色和光影;声尘指耳朵之所闻,包括音量、音调、音色和旋律;香尘包含或浓或淡的香臭之气:味尘包括辛、甘、苦、酸、咸等味道;触尘指的就是物理的接触电位差;法尘所说则是各种法则和道理。这六尘在佛法里都是一视平等地存在,也就是人类进入物质世界,必然会接触到的六类刺激,所以佛法认为法尘是物理世界中实存的东西。    法尘会出现在脑海里,以前述自然科学的存在实证逻辑来看,因为它能触动大脑产生电讯响应,所以这个刺激讯息就要存在。佛法在赋予尘相的名称时,就等于明示了它的存在。但是,自然科学却认为大脑的想是自发的,与周围的自然现象的存在完全无关。    佛法和自然科学在这点的认知上,显然是南辕北辙,那一种看法才对呢?深入探究即明白自然科学在画地自限,存在实证逻辑已经隐喻「凡所有想都有实存的自然信息」,自然科学理所当然要明了它必然存在,绝不能否认它们,要不然就犯了自我悖论的毛病。换言之,自然科学一旦构筑在这套存在的实证逻辑上,就等于承认非物相信息或法尘的存在,然而时至今日何以还不能自知呢?我认为这是唯物观念先入为主的作祟,唯物导向的观点过份膨胀泛滥,导致不能深自反省这套逻辑的深义,使自我的认知受到莫大的局限。    六、法尘的广泛性    自然科学如果能省察到法尘的存在,人类所面临的很多问题和疑惑就能迎刃而解,找出畅达自然的道理,衍生更多完美的新观念。    数学的思惟所得是法尘之属,虽然说它好像是用一只笔、一张纸,再加上大脑的思惟所做出来的,与周遭的自然现象似乎毫无关系。但是以六尘的存在皆等义来看,数学之思惟所得不能与自然无关系,实际上是法尘刺激大脑,经过心灵的接受、整理和判断所形成的认知。所以数学没有脱离刺激响应的实证逻辑架构,因为大脑在这里扮演能接收信息的仪器。有法尘的信息才能刺激大脑,引起电讯的响应,法尘是组成自然界的要素之一,数学也在描绘自然界现象的规律。正因为如此,数学的知识向来不必证明可用与否,就直接用在自然现象的描述里,从来没有发生不适用的困扰。这说明数学是广义自然科学的一部分,所谓广义的自然科学就是六尘等观的科学。    一旦承认法尘的存在,在物理学里任何波动用傅立业变换法,解析成许多平面波的组合,这个数学式子两端所代表的量,也就不会产生虚实相等的矛盾。六尘在自然界里各有特性及作用机转,当然也各有限制或自由度。超越物相的平面波是以法尘的性质存在,不是以质能的性质存在,没有物质世界的时空限制,所以傅立业变换法中,虚实相等的矛盾就自动解除了。原先的矛盾起因于量度仪器只能接纳有限量的信息。    同样的实存观念若应用在量子力学中,描述原子世界的状态函数,就不再是无的放矢的数学游戏。在数学形式的基础里,确有实存之物与它相对应,虽然它并非眼、耳、鼻、舌、身所能感觉,但是透过间接的效应转化,法尘可以触动意根,让我们的心灵浮现存在的觉察。    波恩将量子力学的这些状态函数波称为「机率波」,也就是原子世界的微粒之存在与特性的「信息波」。它是真实存在的非质能东西,可以到处游走或寄宿,它的状态由低频到高频,有无限多种。因此同类药剂无论被稀释多少倍,只要原药的信息波还在里面,就会有该药的临床效应。同样的,在穴道电检仪上做药物的筛检,也是利用药物的信息波是实存的,而且能够随着电路流转的电子进入人体,使身体接收到信息波的作用,产生相应组织或器官的生理或病理状态的改变。    法尘是各式各样的信息波,它们组成更大的自然界,认识这个世界能突破唯物观的思惟限制,使思惟空间获得更宽广的舒展。过去很多玄妙不可理解的现象,都可以导入法尘的理路,呈现理所当然的结果,也让唯物观的解析流弊得以稍稍补救。透过法尘信息波的概念,离散的事件能统整成一体,亦即能化零为整,将局部结合成整体观的认知,看到大体的规律或现象,而不会有「见木不见林」的偏失圆觉经》<清净慧品>有段经文说:「众生国土,同一法性……有性无性,齐成佛道」。我们会想「有性」当然会成佛啊!可是为什么「无性」也能成佛道呢? 从佛法的观点来看,如果我们对时间有一个比较清楚的反省之后,可以知道事情是从这里发展到第一个分叉点,做了一个选择后,又跑到第二个分叉点;这里再做一个选择,又跑到第三个分叉点(参看图二)。比如说我做了一个决定,它会影响到未来;至于为什么我在这里做这样的决定?其实这又是受到过去的影响。如果我们现在的视野只局限在某一点的时候,我们会想过去是过去,未来是未来;如果有办法整条线都看清楚,或者所有路径都看清楚,那么当我们在某一点这里做了一个选择的时候,过去、现在、未来对我们来讲其实是同一件事情;亦即过去、现在、未来对我们来讲,没有顺序的差别,只是同一件事情的一连串演变而已。比如说你现在告诉我你做了一个决定,我马上就知道你将来会怎么样,而你过去一定是如何;也就是说你过去做的一些事情和你现在做的决定,以及你未来结果会如何,是同一件事情。所以我们在这个选择点上,可以先问如果走这一条会怎么样,走那一条会怎么样,走另一条又会怎么样;得到的结果当然不同,而你决定走其中这一条。总之,如果你了解时间的本质,整个路径都是同一件事情。    所以我们修佛法的人可以预知未来,有预知未来的神通,也有知道过去的神通。从这个角度来看,未来是怎样的呢?那是还没有发生的事情,他为什么会预知呢?如果在分叉的地方可以知道你选哪一条,结果就会怎么样。在这种情况之下,你若走另外一条路,他的预测就不会实现。这可以举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就是算命,如果你去算命,算命先生就会告诉你,你将来的情况一定很不好,是怎样的状况,最后问你要不要改运?你说:如果你讲的是对的,那一定很准确Up!是不会变的,既然不会变,你怎么问我要不要改运???如果他原先讲的是正确的,改运一定没有用;因为这个既然可以改,就表示他说的不一定会实现。所以未来的事情,就是在这个分岔的地方不能预测。你做了选择以后,当然可以知道将来是怎么样的;但是你还没有做选择的时候,或者你另外做选择的时候,就不能够预测究竟将来会走哪一条路。虽然无法正确预知未来会走哪条路,但是你可以知道走那一条路的机率比较大,因为这个可能性是系统内生特性的关系,系统一产生的时候,注定就是如此。所以像在医学上有很多现象,比如产妇在生头一胎的时候,遇到什么问题,在生第二胎的时候,也容易遇到相同的问题,我们这个世界几乎所有的系统都是这样。比如第一次遇到的问题怎么处理,第二次再遇到,差不多也会采取类似的模式,所以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    ㈤最终母系统不可定义    最后,最终的母系统是不可定义的,因为它都是一个开放性的系统。如果它的母系统是可以被定义,只要它一被定义,那个系统就不是一个完全开放性的系统,所以最后的母系统没有办法定义。这就好像我们佛法里面常讲的,最后的这个东西(指「知者」、「本来面目」)是不可被知的,不可被定义的,有这个味道在。但是复杂科学这个不可定义,和我们修行上所描述的「知者」、「本来面目」不可被知、不可被说的状况又不一样。这些科学家在讨论一个复杂系统的行为时,一定先有它的母系统,这个母系统一定要先存在,在这个母系统下面,才能定义及讨论这些开放性子系统的行为,还有它们之间相互的关系;但是根本的母系统他们不能够定义,只能讨论下面子系统的行为,所以才有这个性质出来。所以会如此,是因为复杂科学研究的是一个被知的世界,尽管他们想要研究一个整体的东西,但他们研究的还是一个被知的世界,也就是我们心灵能够知道的世界。而无论「知者」和「被知」的世界,都是佛法要了解的。命的真相,究竟如何?生从哪里来?死从哪里去?我是谁?对于这个自古以来的大疑问,是许多哲人、思想家、宗教人士都直接或间接地贯注精神以谋这个问题的解决。这个问题既是如此的大,而人行的现象及其内涵又极其复杂,且富有非常的变动性,就是大思想家的观察与诠释,也往往偏执一隅,难窥全貌,因此不易于下一个最适切的综合性的解释,但这个问题又是每个人必须面对的。如果由这三十多年来,在美国及其它欧洲、日本等先进国家逐渐酝酿而发展出来的新近热门「死亡学」(thanatology or studies of death and dying)的特别角度重新考察,则不难发现一件耐人寻味而发人深省的铁定事实:人人终必死亡,皆逃不过死亡关卡。南传《大般涅盘经》:「诸因缘合和法皆归老朽!」也是直指这一点。德国哲学家海德格(Martiu Heidegger)在他的名著《存在与时间》(Being and Time)进行一种实存分析,其它事物(如草木鸟兽)只不过存在着(iS),仅有人的存在才真正实存(exist)。人的存在本质即不外是单独(孤单独特)的存在,每一单独的实存不得不在各人的人生旅途,做他(她)种种生命的抉择;而每一实存主体??人,必须单独的面临死亡。生死是一个人孤独的经历,生死的探讨也是个人责无旁贷的挑战。实在地说,人人终必死亡,生命的每一时刻即是一步一步走向死的时刻,因此海德格下定义说「人是向「死的存在」」。西方存在主义者把死亡规定为人的内在本质,人类存在的基本状态,死亡是人生不可缺少的自然阶段。    死亡是一个存在的实体在生命中忽然消失,人丧失生命及其所拥有的一切,死亡的不可挽回性,产生了悲剧感,是人生难以接受的生命上的挫折,要探讨它的内涵与实质却是很困难的。「死亡」自古至今一直是神秘莫测,其神秘性迄今未完全揭开。人对死亡的恐惧其实是由于对死亡的无知。也许有人争论说,凡是还没有死的人,都没有资格谈论死亡之事;既然死了不能复活,那会有人知道死亡是个什么?死后的情形如何?西藏人将会回答道:「实在说来,世上没有一个人,没有一个生物,不曾死而复活过。我们每一个人,在转生来到此世之前,不知死过多少次。」近年西方的一些研究对这个说法提供了值得深思探讨的信息。    穆迪(Raymond A.Moody,JR,M.D)在一九七五年出版了一本叫《来生》的书,他搜集访问一百五十位濒死而复生的个案,进行临死经验的研究。他发现受访者都体验到人死后,还有一个灵体存在与延续,他建立了濒临死亡的心路历程模式。    穆迪大夫把受访者临死或死时所看到的情境整理出比较完整的经验如下:    「有人濒临死亡,在肉体痛苦达到最高点时,听到自己被大夫宣布为死亡,然后传来一种永世难忘的噪音,一种巨大的铁钟声或嗡嗡声,又感觉在快速通过黑而且长隧道。一旦通过,就发现离开了自己的肉体,但仍在肉体的环境内。他似乎变成观众,在一段距离之外,处在有利的位置,瞅着自己的身体,观察人工呼吸的急救行动,思潮汹涌。    其后,他逐渐控制住自己,也慢慢习惯于这种奇特的状况。同时发现自己仍然拥有一个「身体」,只是性质已大不相同,和留下来的那个身体相比,力量已大有增进。    紧接下来的是:有人来和他见面,并帮助他。隐约之中,他看到了已经去世的亲友,以及一位非常可爱而又温煦的灵魂,前所未见的灵魂??光之人??山现了。这个人问他一个问题??不是用声音问的,要他评估一下自己的一生。并且用全景立即显象,帮他回溯一生中的大事。在这趟经历的某一点时,他发现自己正在接近一道又像障碍又像边界的东西,看起来似乎是尘世一生与来生的分野。然而,他发现他还是应该回到尘世去,因为死期未到。在这个节骨眼上他开始了挣扎,因为他当时已经体验到来生,而不想再回尘世。他已完全浸淫在欢乐、友爱与和平之中。虽然如此,他又跟肉体重合,活了过来。    后来他想说出这件事,但是麻烦来了。第一,他找不到人类的字句,足以描写那些非尘世的情节。其次,他遭到人们的嘲笑,而不愿再向人诉说。然而,这次经验对他一生的影响极为深远,尤其对死亡及生死关系的看法上。」    一般西方人大部份都认为人只有这一生,要好好把握,尽全力追求目标做自己喜欢的事,充分掌握这一生。但是由穆迪的研究显示有一个灵魂离开死者的身体,这种离开有一种很奇妙的感觉。濒临死亡的人在那个境界里心里很平静,同时他们会从肉体外看到自己的肉身。中间他会通过一个「非常黑且深的隧道」,现在大部份的人都不知道这是什么东西,另外他们所说的另外一个身体,好似纯粹是一个意识。    有一部份的人认为「东西没有重量,碰到别人,别人也不会感觉到。他也可以感觉到自己可以穿过房子,要到什么地方,都可以随心所欲而去」。此外,还有人把灵体形容成一片雾、一片云,是一种「能」的形状;同时在那种情形下,没法感觉时间的变化!有一部份人就认为这是他的自我、人格、或一种能量的显示,但目前科学仪器似乎都没有办法探测到这种东西。这个称做灵体或灵魂的,他的视觉、听觉都非常灵敏,可以直接感觉人的心灵的想法。如果原来脚受过伤而少一条腿的,会发觉他的灵魂是完整的??原来灵魂与肉体是不相干的。在那时候,他会感觉很孤独。接着会出现一种光,如果有宗教信仰的就会和宗教牵连在一起,例如有人认为那光是基督或天使等等,有一些人则把见到的叫做「光灵」。这光灵似乎在一旁强调人生两件大事:学习去爱人,并努力去求知。当这些人回到阳世后,他们的生活都有很大的改变,会不太重视物质,对人生命最终的哲学变得非常灵敏;有人认为心灵最重要,事实上躯体的表像则是次要的(肉体只是心灵暂住的躯壳)。大部份经过这种历程的人,对于死后还有生命这一点不会有任何怀疑。他们认为「死亡」是一种状态转化成为另一种状态,也可解释成为进入一个更高的意识或生命的状态。为数不多的几个当事人在通过这些经验之后,突然得到所谓「通灵」的超能。值得注意的是,在濒临死亡的人在灵魂离开肉体之后,通过黑暗,而后光明显现,他的肉身和这个尘世就消失掉了。《来生》一书中提出一篇相当曲折的报告;光灵曾经预告一个人的死亡,并在他濒临死亡时来接他,这个人也预备好离开人世;但后来耽心他太太无法教养好所收养的侄子,他觉得如果他在,侄子的问题就可解决,所以来接他的光灵就对他说:「你是为别人活下来,所以会如你所愿,你要继续活下去」。    穆迪在死亡的探讨中尝试寻求平衡的例证,也就是要从古往今来各种文明的玄奥典籍中去找出相关的例证来。像柏拉图极力主张理性及逻辑的运用,并从辩论获取真理及智慧,但他认为也只能到达某一层次。因为他是一个冥想家,认为人只有在通过启蒙性及探索性的神秘经验后,才能得到终极性的真理。他相信除了感官性及物理性的世界之外,另有不同水准及不同容积的实体存在;因此他认为物理性的国度只有在参考那「更高」水准的实体之后才能真正地加以了解。根据这些认识,他的兴趣大部份集中到人类无实体性及意识性的灵魂,而只把肉体看作灵魂暂时的载具而已,难怪他对灵魂在肉体死亡之后的命运特别感到兴趣。他的《对话集》中,<费多篇> 、<葛吉亚篇>及<共和国篇>就是针对这个题目的论集。    柏拉图的作品充满了与本文前一章中完全相同的描写。举例来说,柏拉图给死亡下的定义是:一个活人的非实体性的那一部份(灵魂)和物理部份(肉体)的分家。他更进一步说,人类非实体性的那一部份所受到的局限远比物理部份所受的局限要少。因此柏拉图特别指出,时间在感官性世界之外的那些国度中并不是一个基元。那些国度是永恒的。若用柏拉图惊人的语句来解释,我们叫做时间的那个东西不过是永恒的「动态」而不真的反射罢了。    柏拉图用了很多章节去描写灵魂如何脱离躯体,如何跟去世之人的灵魂相会、交谈,如何藉护灵的协助使自己从物理世界转化到另一国度。他也提到,有些人在死亡之后会遇到一艘船,船载他通过一片辽阔的水域,到达死后人生的「彼岸」。在<费多篇>中,不论剧情的安排也好,穿插的辩论也好,以及使用的语句也好,处处都集中到一个论点:人的躯体就是灵魂的牢狱,而死亡正是灵魂的越狱逃亡,是解脱。    除了柏拉图的著作外,穆迪大夫还引用了相关《圣经》、《西藏度亡经》,及瑞典科学家记载的资料都可以与他所搜集的濒死经验互相验证。    《来生》一书说明几件事:    ㈠灵体离开肉体后,没有肉体而有存在的感觉。    ㈡灵体没有肉眼,却可以看。    ㈢灵体可以看到自己的肉身。    ㈣光灵的存在。    ㈤灵体可以以心意与光灵互相沟通。    如果能够验证灵体的存在与否,可以帮助我们解答死后的世界??来世。《来生》中所提到的灵体与我们的意识与心有密切的关连。为了解答以上的问题,我们先思考我们是否离开肉眼而有看的能力。答案是确定的,当我们睡觉作梦的时候,我们在梦中可以看到东西,而在梦中看的时候,我们并不是靠肉眼而有看的能力。一般而言,梦是心灵的活动,所以心灵有看的能力。其次如果我们能够在活着的时候开显出自己的灵体,就可以证实灵体的存在,也可以消除对死亡的不了解。证实有来生,正如容格所说:「我们不可忘了生命得以无穷尽延续,对许多人是有重大意义的。他们因而能活得更通达,感觉更好,也较安稳。」    下面要举几个例子来帮助我们思考活着的时候开显出灵体的可能性:    【例一】:圆瑛法师是中国佛教协会的第一任会长,他在廿一岁的时候,从福建去苏州参一位禅宗大德,叫作治开和尚。然后他就参「什么是我本来面目?」他连参三年,决心要见本来面目,了此生死大事。三年后,他廿四岁,曾闭关打禅七,一心参究,到了吃东西也不知道滋味的程度。一切时一切处,他的心就照在这一句话头上:「什么是我本来面目?」到了第十天的下午,打了二板香,止静之后,参究间得力,心身忽然空了,身也没有了,心也没有了,内外都虚融,环境也没有了,入了一种定境。这个时候的法乐,实非言语所能形容。    【例二】:虚云禅师五十七岁闭禅七,一次手拿着杯子接开水,没想到水浇到手上了,杯子掉在地上,「啪」的一声响,虚老悟了,当时写了两个偈子:    ㈠杯子扑落地,响声明沥沥,虚空粉碎也,狂心当下息。    ㈡烫着手,打碎杯,家玻人亡语难开,春来花香处处香,山河大地是如来。    【例三】:太虚唯心的自传中记载,当他十九岁那一年(一九0九)他在慈溪汶溪的西方寺,阅读《大藏经》中的《大般若经》而得的悟境如下:    积月余,《大般若经》垂尽,身心渐渐凝定。一日,阅经次,忽然失却身心世界,泯然空寂中,灵光湛湛,无数尘RN,焕然炳现,如凌虚影像,明照无边。坐经数小时,如弹指顷,历好多日,身心犹在轻清安悦中。    【例四】:《憨山大师年谱》记载大师的悟境。憨山大师二十八岁到处参学,曾到盘山顶上,见一茅蓬,有一个和尚在里面打坐,不理憨山大师。那和尚吃饭,憨山大师跟着吃;那和尚喝茶,他也跟着喝。后来吃饭时间到了,憨山大师就给那和尚做饭;喝茶时间到了,就煮茶;吃完了就自己经行。如此到第七天,那和尚才跟憨山大师说话,那和尚说:「我住此岩三十余年,今日始遇一个同风。」有一晚吃粥,憨山照样在山顶行香,站在那里定住了,觉得天地世界,在一片光明中。他进了茅蓬后,那和尚一看,就开口了:    「告诉你,此乃色阴区宇,你功夫作到这个境界也不过如此。老僧在此三十年,夜夜经行都在此境中,有啥稀奇!」    【例五】:泰国阿姜查的弟子在《静止的流水》一书中记载他的禅定经验:    那天下午,在我修习的禅坐中出现了一种身体好像消失了一般的特征。我无法感觉到手或脚的存在,而且也没有身体的感觉??我知道身体是在那里,可是却感觉不到。下午,我有机会去跟阿姜查作礼,我便向他详细说明我的体验。他说,这些是心和三摩地(正定)结合时所出现的特征,所以我应该继续练习。    综合上述的例子,这些修行人都有在禅定中身心世界消失,进入一种光明的境界??没有身体的感觉,可是有存在的感觉;同时现前的世界消失,但可以看到光明。把临死的经验与禅定的经验相结合,可以看出其相似处。这说明禅定时可以开显出灵魂的境界,一个人如果有多次如上禅定的经验,他可以确定即使身体消失了,他仍然存在,有一个不随身体损毁而消失的心灵。在印度佛教所传说的轮回观念,并不是一种信念,而是可以借着深入禅定而证实的。问题是为什么禅定中可以开显出部份临死的经验?答案是:一个人死亡时,他的肉体已经因病、意外、伤亡,使他的灵魂觉得这个肉体不堪继续使用,因此灵魂便暂时脱离肉体,而使人们体验到灵魂的存在。长期静坐参禅的人深入定境时,因不运用肉体与这个世界打交道,因此心灵便开显了部份灵魂的能力。人的心灵一旦执着这个肉体与这个世界时,灵魂的能力便被遮蔽了;若运用禅定修行,减少对肉体与世界的执着,禅定的神秘经验便可开显。我们的心灵隐藏着灵魂的能力与奥秘。因此静坐参禅可以帮助人们了解灵魂的存在,使人们可以探讨死后的世界??来生。西藏人把历经死亡时的意识状态做「临终中阴」。

很早就想写篇文章,谈点有关“敬惜佛门财物、忏悔念佛报恩”的感想,但一直没敢动笔。一则因为身为居士,业力凡夫,没有资格说三道四;二是深知“见说僧过”是大罪,报应可畏。“啼得血流无用处,不如缄口过残春”,乃是上策。然而随着时代的变迁,世风的浊化,我的忧虑和伤感有增无减。不忍正法衰,不忍众生苦,未学终于要斗胆说两句了,并承担与忏悔一切罪过,不为自己求名利,但愿众生得离苦。 首先请允许我顶礼恭请诸位,求您在百忙之中抽点时间,细心读读《佛说因缘僧护经》、《大乘金刚经论》、《大宝积经》,莲池大师的《竹窗随笔》、《缁门崇行录》,藕益大师的《梵室偶谈》、《灵峰宗论》、《印光大师嘉言录》等圣经贤传,其原文都非常优美流畅、平实易懂,无须翻译,心诚自通。佛无妄语,师不欺我,读者必深信因果,谨言慎行。先从莲池大师的《竹窗三笔》中摘录一则分享?? 出家利益。古德云,最胜儿(ni),出家好。俗有恒言曰,一子出家,九族升天。此则赞叹出家,而未明言出家之所以为利益也。岂曰“不耕不织,而有自然衣食之为利益”乎?岂曰“不买宅不赁房而有自然安居之为利益”乎?……古人偈曰:“施主一粒米,大似须弥山,若还不了道,披毛戴角还。”又云:“他日阎老子与你打算饭钱,看你将何抵对?”此则出家乃大患所伏,而况利益乎哉!所谓出家之利益者,以其破烦恼、断无明,得无生忍、出生死苦。是则天上人间之最胜,而父母宗族被其泽也。不然,则虽富积千箱,贵师七帝,何利益之有?吾实大忧大惧,而并以告诸同业者。 这种“涕泗交零,稽首顿首以劝”的千古警语,在古圣先贤的著作中比比皆是,而今不多见了。请看《梁武帝问志公禅师因果文》中的一段: 梁武帝问师曰:“佛法微妙,能度生死苦海,超脱轮回烦恼。而有人幼少出家,深受师恩,及长却不乐修行,侵损常住,还俗娶妻。这种人日后如何?”志公曰:“此辈罪根深厚,福力浅薄,不信出家是解脱道,不知犯错忏悔后仍可得安乐。……佛门中钱米财物,来自十方施主,他们缩衣节食布施,原为僧人安心修道资粮。僧人不精进修道已觉惭愧,却搬去还俗娶妻,罪报难逃,直入地狱,求出无期!” 当初有个杨和尚,是个德行端正、学有所成的高僧。一日想外出参访善知识,刚要出门,就被护法神蛇王扯住,要他还一匹绢再走。杨和尚说:“我在寺中,未曾欠债,还什么绢?”蛇王说:“难道你忘了,当年你曾经拿纸一张,包果子送给你母亲。算到今日,连本加息该还一匹绢!”僧人不服,质问蛇王为何不去管管那些胡作非为的人,独来找自己麻烦?蛇王说“旁人不学好,自有恶报时,一旦恶贯满盈,我自然会找他算帐,将他打入地狱,受罪满期,再作畜生,偿还夙债。你若愿入地狱,我也就不扯你了。”僧人大惊,却又不解何故欠一还万。蛇王告诉他说:“我受佛咐嘱,管理寺院财物,大到金银财宝,小到粒米寸丝,都有信施记录,因果连十方,舍一得万报;浪费、侵损常住,日夜计忽追还。因此你用过一张纸,今日需还一匹绢。”杨和尚听后胆碎心寒,连忙拜倒请罪,并迅速筹得一匹绢,归还寺庙。乃作一偈,警诫后人: “日勤操劳夜坐禅, 免得伽蓝算饭钱。 若不听吾警诫言, 堕落地狱万千年。” 说罢此偈,腾空而去。蛇王作偈赞曰:  “侵占常住地狱因, 偷盗财物祸相随。 拿纸还绢腾空去, 债业牵缠怕轮回!”  志公禅师讲完这桩公案,又道:寺院有余钱米,切莫图利借人,应当用于弘法利生,慈善布施,才对得住佛法和施主……僧道受供,要知惭愧。我食一粒米,农夫汗淋漓,今生不得道,披毛戴角还。故应诵经念佛,用功修持,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与众生积福消灾,同登佛道,同证菩提。同样的道理,我们居士也要舍得布施,广修供养。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广辟大福田,圆满波罗蜜。偈曰:“若要开通佛法门,殷勤供佛及斋僧。常住三宝最珍重,莲池九品帐目清。” 正因为因果重大,罪福悬殊,所以历代高僧大德莫不恪守清规,严持戒律,真修实证,冰清玉洁,嘉言懿行,万古流芳!历史上不乏“杨歧灯盏明千古,宝寿生姜辣万年”之类的佳话。印光大师在《复邵慧圆居士书》中解释道:“杨歧灯盏者,杨歧方会禅师,在石霜圆会上作监院,夜间看经,自己另外买油,不将常住油私用。宝寿生姜者,洞山自宝(寿)禅师,在五祖戒禅师会下作监院,五祖时有寒病,需用生姜红糖熬膏,以备常服。侍者往库房求此二物,监院曰:‘常住公物,何可私用?拿钱来买!’戒禅师即令持钱去买,且深契其人。后来洞山住持缺人,有求戒禅师举所知者,师云‘卖生姜汉可以!’” 印光大师初读《沙弥律仪》,了知盗用常住财物的报应,“心甚凛凛”,因此,“凡整理糖食,手有粘及气味者,均不敢用口舌舔食,但以纸揩而已。……近世俗僧,多以钱财用之于结交徒众俗家,光一生不愿结交,不收徒弟,不住寺庙。”可谓精严戒德,道行卓绝。“法语超尘俗,慈心普蕴涵,春风来大地,秋月照寒潭。”如此高风亮节,令人肃然起敬! (了悟子)

你要的东西: http://www.wuys.com/fxlw/index.asp佛教是人类历史上的重大社会现象,在中国流传发展近两千年。佛教在中国既是一种信仰实践,又是一种文化现象。千百年来,佛教成为我国上层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的文化艺术??包括哲学、文学、音韵、语言、声律、雕刻,建筑,绘画,戏曲,音乐、舞蹈等方面,都产生过深刻的影响。  佛教十分重视通过文学艺术手段,来表现自己的存在和力量,推广自己的教义和思想。佛教文化艺术对吸引广大信徒,推动世俗文化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发扬祖国的优良文化,就必须研究佛教对我国文学艺术所产生的种种影响,吸收佛教文化中一切有价值、有活力的精华部分,来充实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民族新文化。  (一)佛教为古典小说提供故事情节和思想内容  佛教利用大量寓言故事来解释和宣传佛教的教义,其中《百喻经》列举故事近百条,劝喻人们信佛。这部佛教文学作品,文笔朴素简练,故事生动有趣。鲁迅先生曾把它作为历史文学资料进行研究。从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角度来看,《百喻经》为我国文学创作提供了新的内容,对我国后世的文学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我国自元明以来,章回小说逐渐登上新文学舞台,与诗歌分庭抗礼。我国古代小说在体裁结构,故事来源,艺术构思和思想倾向等方面,都受到佛教深刻的影响。  佛教为我国古代神魔志怪小说提供故事素材,启发艺术构思。佛教典籍广取譬喻语言,把教义、佛性,融化在文学形式里,取得形象化的教化效果。佛教典籍的直接流传,打破了中国原有小说题材的束缚,为小说创作开辟了新天地。如千宝的《搜神记》,颜之推的《冤魂记》,集中宣扬了佛教神像的威力和信佛茹素的好处。  佛教对我国古典文学作品《西游记》,《封神榜》、《三国演义》和《红楼梦》有很大影响。  《西游记》是在民间流传的唐僧取经故事和有关话本杂剧的基础上,演变而成的浪漫主义的故事小说。书中所记菩提祖师于半夜三更传法给孙悟空,就是从佛典所载禅宗五祖弘忍大师半夜三更传衣钵给六祖慧能大师的传说蜕变而来。《西游记》描述唐僧历经八十一难,与妖魔斗法的故事,是受到《大方广佛华严经》所述的善才童子五十三参和奇幻多变的《降魔变文》描写舍利弗如何降魔斗法这两本经书的启迪。《西游记》通过孙悟空大闹天空,战胜各种妖魔的故事,塑造了 一个不畏艰险、战胜邪恶的顽强精神的形象。但孙悟空能翻十万八千里的筋斗,却翻不出如来佛的手心,最后归正,成就正果。这是宣扬佛的威力无比,佛法无边的思想。  《封神榜》叙述商末政治纷乱和周武王伐商的故事。全书有很多佛仙斗法故事描写,其中有的人物塑造直接采用佛典,如哪吒的原型就是佛教四大天王中北方毗沙门天王的三太子。  《三国演义》描述东汉末年和三国时代统治集团之间的矛盾和斗争。但小说开卷词是;“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西风。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谈笑中。”这里渗透着佛教的人生虚幻的思想。  《红楼梦》是我国古典文学中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得最出色的作品,也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文学名著。但是,我们看到作者曹雪芹(包括续作者高鹗)在世界观和创作方法上,受到佛教(主要是禅宗)的影响较深。  《红楼梦》从第一回“甄士隐梦幻识通灵”到最末一回“贾雨村归结红楼梦”,从空空道人访道求仙,到贾宝玉出家为僧,描述儿女缠绵之情和荣华富贵之乐,但结局是穷困潦倒,分崩离析。全书以梦开始,以梦告终,贯穿着佛教的人生如幻,世事无常,因果报应的思想。  佛教禅宗思想对曹雪芹的影响很大。禅宗的反传统精神,在《红楼梦》中有所反映,如书中有“宝玉悟禅机”,“宝玉妄谈禅”等种种描述。  曹雪芹在禅宗哲理方面,造诣是很深的。在《红楼梦》第二十二回里,黛玉为了测验宝玉的佛学水平,出了一道试题:“宝玉我问你,至贵者宝,至坚者玉,尔有何贵,尔有何坚?”宝玉竟不能答,引起黛玉和在场的宝钗一起大笑说;“这样愚蠢,还参禅呢!”过了不久,宝玉听到一个有意义的曲文,自以为对禅机有所领悟,当即写了一偈:“你证我证,心证意证,是无有证,斯可云证,无可云证,是立足境。”黛玉看了认为还未尽善。就续了两句“无立足境,方是干净。”黛玉把宝玉还认为有一个主观存在的立足境,也根本否定了。这一彻底否定,正符合禅宗六祖慧能大师所谓“本来无一物”的根本精神。  此外,我国自元代杂剧表演形式的出现,才有合乐歌,舞蹈科白的正戏剧。元杂剧的取材,有许多直接引入佛教的故事。如郑廷生的《布袋和尚》,吴昌龄的《唐三藏西天取经》,都很著名。明代杂剧《观世音修行香山记》,《目连救母劝善戏文》等,也是戏曲中深受佛教影响的例证。  (二)佛教导致说唱文学??变文,宝卷,鼓词的产生  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佛教对于说唱文学的影响非常巨大。自南北朝以来,佛教为了进一步在民间吸收信徒,扩大影响,采取诵读、讲说,歌唱,有说有唱、说唱结合等宣传方法。因此不仅开佛教通俗文学的风气,而且导致变文,宝卷,弹词,鼓词等的出现。我国古代变文、宝卷,弹词都是直接导源于佛教的。  佛教文体有三种:一曰长行,是直说佛理的散文,二曰重颂,是归纳长行内容的诗歌,三曰偈颂,不依长行而独起直叙事义的唱赞。为了反复阐明教理,佛经大多是长行、重颂,唱赞兼用。重颂和唱赞是可以用梵呗歌唱的。寺院僧侣为了采取通俗的传教方式,经常举行通俗演唱形式。先由一位法师高唱一段偈颂,随后另一位法师加以评说。他们吸取民间说唱的特色,增加故事化成份,以韵散结合,有说有唱的形式,演说经文,音乐性和故事性都很强,借以吸引听众,达到宏扬佛法的目的。  中国原有文学体裁是单纯的,诗歌是诗歌,散文是散文。佛经采用印度韵散重迭的表现形式,唱白并用。讲的部分是散文,唱的部分是韵文,边讲边唱。这种崭新的文学形式,为人民群众所喜爱,对后代的小说创作启示很大。佛教的“变文”对中国通俗文学的发展影响极大。什么是“变文”呢?凡将佛陀故事绘成彩画者叫“变现”,说唱佛陀故事的底本叫“变文”。表演时也一边展示图象,一边说唱故事。说唱佛经的变文,有《维摩诘经变文》,目连地狱救母的《大目连冥间救母变文》等等。这些变文记叙曲折,情节生动,故事性强,文字通俗,开创一代较为自由的新文风。  宋明时代,盛行七字句和十字句的韵文为主,间以散文的说唱文学,叫做“宝卷”。题材以佛教故事宣扬因果报应思想居多。今存有《目连救母宝卷》、《渔篮宝卷》,以及北宋普明禅师所著《香山宝卷》等等。明清以来,以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宝卷十分流行,如《梁山伯宝卷》,《土地宝卷》等等约有二百多种。  我国民间艺人吸收僧侣通俗的传教方式,有江南的弹词,北方的京韵大鼓等等。表演者一至三人,有说有唱,语言通俗生动,富有民间文学特色。这些都是直接导源于佛教。  唐代佛教空前兴盛,有些著名寺院,经常举行宣教活动,演唱变文,还演出歌舞小戏。这些寺院既是宗教活动的基地,又是百姓娱乐的游艺场所。佛教的俗讲、演唱变文、诵经等活动,犹如文艺演出,给人以艺术的享受。此外还常借佛陀菩萨节日,举行庙会,延续至今,已成为信徒进香与小商品集市贸易活动。  (三)佛教推动了中国诗歌的发展  佛教对中国诗歌的影响十分巨大。在梵音的影响下,齐梁时代文学家沈约、王融等,把字音的声调高低分为平,上,去,入四声,用于诗的格律。沈约等人创立声律论,是接受了佛经转读和梵文拼音的结果。它注音诗歌的韵律,有了音节美,使人们有了可循的律诗格式,推动了古体诗向律体诗的发展。另一方面,佛教的思想,尤其是般若学空宗理论和禅宗思想,给诗歌内容以强烈的刺激和渗透,丰富了诗歌的意境,使诗歌面貌更加多姿多采。如东晋时著名的佛教般若学者支道林,就是当时最杰出的佛教诗人。   唐代禅宗兴起,一些著名诗人谈禅、参禅,作诗表达人生理想。以禅入诗,成为唐代诗人特有的禅趣。禅与诗都要有内心的体验,都要重视象喻和启发,都追求言外之意。禅宗这种宗教实践和诗歌创作实践的某些类似性,提供了两者相互沟通的桥梁。唐代禅僧也和诗人酬唱、吟诗,一些文人奉佛参禅,或与禅僧交往,作诗多掺杂佛理,甚至取材于禅宗语录,从而表现出禅对诗的单向的强烈渗透和深入的浸染,为唐代诗歌创作打开了新路。  禅对诗的影响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以禅入诗,即把禅意、禅味引入诗中,另一方面以禅喻诗,即以禅宗的观点论诗。如王维(701一761)字摩诘。生平信佛,素服长斋,仰慕崇拜维摩诘居士,是唐代著名诗人、画家。他的诗主要通过田园山水的描写,宣扬隐居生活和佛教禅理。如《鹿柴》诗:“空山不见人,但闻鸟语声,返景入森林,复照青苔上。”这诗是依照禅宗的“返照”、“空寂”的义理,通过描绘鹿柴深林的空寂和落日微光返照的傍晚景色,表现寂静无常的心境。再如《辛夷坞》诗云:“木茉芙蓉花,山中发红萼,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叙述在幽深的辛夷坞山谷里,芙蓉花盛开怒放,又纷纷凋谢。这是通过写花自开自落的情景,表现作者内心精神世界??一种任运自在的 恬淡和空灵的心境。这也正是禅宗的人生处世态度的形象表达。  又如诗人孟浩然,柳宗元等,他们的诗歌语言典雅,佛理与情景交融,闪耀出一种似有若无的禅光佛影。唐代著名诗僧梵天 (又名王梵志),他的大量诗篇在民间广泛流传,影响深远。如“城外土馒头,馅草在城里,一人吃一个,莫嫌没滋味。”以通俗浅近的语言,表达了否定世俗见解,寻求超脱心境的佛教思想。唐代另一名诗僧寒山子,有诗三百余首,明白如话,机趣横溢。如《一住寒山万事休》诗云:“一住寒山万事休,更无杂念挂心头,闲于石壁题诗句,任运还同不系舟’。抒发了任运自在的禅趣境界。寒山子的诗深受白居易,王安石等诗人的推崇,影响久远。如白居易的《读禅经》“须知诸相皆非相,若往无余却有无,言下忘言一时了,梦中说梦两重虚,空花岂得兼求果?阳炎如何更觅鱼?摄动是禅禅是动,不禅不动即如如”。诗文饱含禅味,语言通俗直露,接近于寒山一派。  宋代禅宗继续流行,一些诗人与禅宗交往甚密,奉佛参禅成风。如苏轼(1037?1101)的诗极富禅味。《题西林壁》诗云“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悟出世界万物因主体观察角度不同,而结果相异的道理,体现了禅宗的“彻悟言外”的教义。再如王安石 (1021?1068),中年后倾心佛教,晚年舍宅为寺。他的许多诗篇,都是表达人生如梦,流露出内心空漠的时代伤感。还有黄庭坚 (1045?1105),出于苏轼门下,也是黄龙派祖心禅师的入室弟子。他的《奉答茂衡惠纸长句》诗云:“罗候相见无杂语,苦门伪山有无句?春草肥牛脱鼻绳,菰蒲野鸭还飞去!” 他把自己的心比作牛,起初必须用绳拴住鼻孔才不会乱跑,后来驯了,就连绳子也不用了,那时的心,就同野鸭一样,可以自由自在地飞了。这是黄氏对自己参禅悟境的生动描写,也是他立身处世态度的形象表述。  (四)佛经为我国文字语言增添新的词汇  随着佛经的翻译流传,不少优美的典故和具有艺术美的新词汇,被引进我国许多文学作品,其中源于佛教的成语,几乎占了汉语史上外来成语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译经过程中创造了许多新名词,丰富了汉语的表现力,方便了人们的思想交流。在我国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中起了积极的作用,表现出反映现实生活的无限生命力。有许多佛教词汇,已成为人们生活中常用的基本词汇了。如:唯心、真理、实际、真实、本质、因果、共相、观念、意识、思维、主观,客观、过去、现在、未来、世界、化身、语录、因缘、烦恼、彼岸、刹那、解脱,觉悟、平等、悲观、泡影、清规戒律、三生有幸、一针见血、五体投地、借花献佛、泥牛入海、现身说法、天花乱坠、天女散花、一丝不挂、昙花一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心猿意马、唯我独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等等,都成为现实生活用语。过去有些人认为有些名词是从日本传来的,却忘记了日本这些名词,又恰是随同佛教由中国传入日本而带去的,不过他们袭用较早,又传回到中国来罢了。佛教为中国文学带来了新的文体,新的意境以及新的词汇,佛教在中国文学史上所起的积极作用是巨大的。 (信息来源:陇原佛学网站)检举

先搬几首揭神秀: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慧能: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浑沌元初:心有菩提树,灵是明镜台,幻化生成物,明性超尘埃。                                                        神秀 慧能 浑沌元初三偈分野                                                                     浑沌元初       佛教禅宗五祖弘忍欲传衣钵,说:“世人生死事大,汝等终日只求福田,不求出离生死苦海。自性若迷,福何可救?汝等各去,自看智慧,取自本性般若之性,各作一偈,来呈我看。若悟大意,付汝衣法,为第六代祖。”       仅次于主持的五祖大弟子神秀作偈如下:       身是菩提树,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勿使惹尘埃。       常在后院劈柴、舂米打杂的慧能也作了一偈如下: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时光到了两千年,浑沌元初也作了一偈如下:       心有菩提树,灵是明镜台,幻化生万物,明性超尘埃。        以上三偈,站的角度不同,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神秀是从修行修炼的角度谈如何明心见性,慧能是直指本性,浑沌元初是谈如何修行修炼最终见性成佛。       神秀侧重于物质世界,慧能侧重于反物质世界,浑沌元初是将物质世界和反物质世界联系在了一起。       神秀偈的意思是说自性就是灵山,若心像明镜那样关照自性,并时时养性,不被外界现象所迷惑,就可以成佛。       慧能偈的意思是说宇宙根本是空,物质世界本来就不存在,若纠缠于现象和概念,就难以明心见性,难以获得无上正觉大智慧。       浑沌元初偈的意思是说灵山在心中,靠灵觉感应,万物和现象是宇宙本性运动幻化的结果,只有明白了宇宙之性,才能超越物质世界万千现象的迷惑而直达性岸,最终成佛。       以我看来,神秀是初悟,利于大众修行修炼;慧能是彻悟,利于大师们转换思维;浑沌元初是超悟,利于人们灵觉的开启。       若按照神秀之法修行修炼,路途漫长;若按照慧能之法修行修炼,容易走向消极顽空;若按照浑沌元初之法修行修炼,便于在享受生命的过程中尽快走向彼岸。       若能把三偈配合起来反复验证,将最完美。       最伟大的是神秀,因为他搭建了地基,最高妙的是慧能,因为他站在了极乐世界,最卓异的是浑沌元初,因为他在地基与极乐间搭了一架梯子。       真正明白了以上含义并能解说的人,是生命禅院的乾坤佛。 -----------------------------------------------------下一篇----------------------------------------------------------------                                                           明性超尘埃,当下就成佛                                                                          雪峰      “造庙不如造人,造人不如造佛。”佛山草用宣化上人的智慧鼓励我造佛,那我就造一大批佛,给苦难深重的人类开一条佛光大道。       有缘读到这篇文章的人,我向你祝贺,因为你马上要成佛了。       六祖慧能创立了顿教法门,他认识到一切万法,不离自性,明心可见性,见性即可成佛。我认识到,一切事物的质变必须要有量变的积累,只有量变积累到零界点时,才有机会“顿悟成佛。”六祖说的没错,“何其自性、本自清净;何其自性,本无生灭;何其自性,本自具足;何其自性,本无动摇;何其自性,能生万法。”只要看到自己的本性,即可顿悟成佛,但要认识到自己的本性,没有量变的积累,没有千思万想,没有几世的修行积累,难以有佛缘,难以理解高深佛法,也不可能到生命禅院里来。       成佛的人有三大标志:一、见了如来;二、达无为状态;三、心无所住。也就是说,不论是谁,只要具备了这三项条件,就成佛了,就是佛了。       如何见如来?       如来就是自性。《金刚经》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我在《上帝篇》“宇宙中有一个超自然灵魂”的第26节??“生死??令人迷惑的现象”中对如何认识如来见自性略有揭示,转录如下:      “我是谁?       我的家是我吗?不是,因为没有家的时候我还是我。       我穿的衣服是我吗?不是,因为脱了衣服我还是我。       我的牙齿是我吗?不是,即使牙齿掉光了,我还是我。       我的头发是我吗?不是,变成秃子了我还是我。       我的眼睛是我吗?不是,因为瞎了以后我还是我。       我的腿子是我吗?不是,以为截肢后我还是我。       我的心脏是我吗?不是,器官移植后我还是我。       我的血液是我吗?不是,我的血抽光了再输入别人的血我还是我。       这也不是我,那也不是我,那我到底是谁?       噢,我就是如来!”      “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如来没有任何具体的相状,任何具体有形状的东西不是如来,所以人也不是如来,只有人的自性才是如来,只有认识了自性,才能看到如来。看到如来的刹那,你就成佛了,你就是佛了。因为你返朴归真了,你已经知晓“凡所有相,皆是虚妄,”只有自性如来不是虚妄,是永恒。       你看到如来了吗?如果还没有看到,请继续往前走。       你能钻到一粒芥菜子里面吗?如果你有任何相状,你就钻不进去,因为芥菜子小,而你的身体大,如何让大的进入到小的里面去呢?没有办法。但是,当你认识到你的肉体不是自己,自性如来才是自己时,就能钻到芥菜子里面去,自性如来大能大到无边无际,小能小到玄乎无迹,芥菜子是一个庞大的宇宙,玄乎无迹的你完全可以轻松地进入到芥菜子里面去游山玩水。       进去干什么?       看看那里面有什么东西。       那里面有难以计数的“天体”在高速运行,你进入一个叫分子的“银河系”,然后再进入一个叫原子的“太阳系”,再进入一个叫原子核的“太阳”星体,继续进入,就可以进入叫夸克的“星体”,再往前走,会看到什么呢?就进入了量子力学的波粒二象性地带,物质好像以粒子状态运动,又好像以波的形式在运行,继续前进,就看不到具体的物质了,而是一种弦态,再往里面走,弦态也不存在,只看见一种结构,这个结构不是物质的结构,而是一种有灵性的反物质结构,这个有灵性的反物质结构就是自性,如来。       如来不仅仅是人的属性,一切生命体都有如来,只要透过现象看其本来面目??自性,就可以看到如来。       现在应该理解《金刚经》了吧。       如何达无为状态      《金刚经》云:“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我当度众生,莫作是念。”“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只要有为,必然会出错;只要有为,自性如来的那个完美结构容易出现缺陷;越有为,离本性越远;越有为,越难返朴归真。一句话,有为就难成佛。       自性如来本来就清净圆满,自性如来具足一切,能生万法,自性如来本来就是佛,只要恢复自性如来,可无为无不为。一旦想有为,就是本末倒置,离佛越远。世间只有有灵性的反物质结构和能量永恒,其余的一切都是幻化的,是昙花一现的,是随着时间和空间的变化而缘起缘灭的,所以,一切有为法,那是一场梦幻、是泡影,是云中的雷鸣和闪电,是靠不住的。       人分浑人、俗人、凡人、贤人、仙人,浑人靠本能、俗人靠欲望、凡人靠情感、贤人靠理智、仙人靠灵性,欲望越强的人越有为,俗人是有为者,所以俗人追求的是梦幻泡影。凡人的一生被情感控制,亲朋好友、家庭家族、民族国家等等是凡人活着的目的,所以凡人也是有为者,追求的也是云中的雷鸣电闪。贤人虽然很理智,但在许多关键时刻也容易失去理智,比如金银财宝的量足够大时、权势地位足以令人羡慕时、家庭民族国家面临生死存亡关头时、闭月羞花沉鱼落雁足以荡人心魄时,容易生起有为之心和有为之行。仙人包含圣人,仙人全靠灵性生活,不容易激动,容易看破世界之幻象,所以能静心、治心、止心、正心,很难产生有为心和有为行。佛陀释迦牟尼说“一切圣贤皆以无为法而有差别。”越有为,生命的层次越低;越无为,生命的层次越高,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此。       世间没有完全达到无为境界的人,即使圣人,多多少少也在有为,只不过有为的程度和广度不同而已,要百分之百达到无为境界不容易。佛教的许多高僧法师大都处在有为的状态中,普渡众生的想法和做法及想成佛的想法和做法都是一种有为法。所以佛陀教导我们不要存有“我当度众生”的念头。       到这里,有人会疑惑,雪峰你明白了有为无为的道理,怎么自己仍在有为?怎么你和生命禅院的禅院草们还想开创生命禅院时代?还想实施万教归一?       要回答这个问题很难,如果告诉你我们肩负着一种使命,肯定会被看作是一种阴谋或是无稽之谈,谁知道你们有使命?我的回答是,我们把实施万教归一和开创生命禅院时代当作是一场好玩的游戏,就像小孩子玩“过家家”游戏一样,我们没把这么小的事当成是一件正儿八经的事,万教归一不归一,生命禅院时代能不能开创出来,根本不在我们的心上,饥来吃饭,困来睡眠,福来享,罪来受,就这么短暂的一生,谁还管那些闲事。       无为,无不为;无不为,无为。我们处在一种浑沌状态。       如何心无所住      《金刚经》云:“应如是生清净心,不应住色生心,不应住声、香、味、触、法生心。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没有清净心,难以获得至高无上的大彻大悟大智慧,但要获得清净心,必须使心无所系,心里面什么牵挂都没有,心不在任何地方,要做到“如如不动。”       如果我们的心随着声音动,不论是噪音也好,乐音也罢;不论是赞声也好,骂声也罢;不论是倾国倾城的绝色美貌女子令人骨酥的甜美声音也好,还是粗俗嘶哑令人毛骨悚然的嗥叫声音也罢,我们的心就生不出清净心。同理,若重视香、味、触,我们的心也无法生出清净心。至于法,佛法无法,法无定法,随时随地,千变万化,如果我们执着于法,必然上当受骗,唯一的办法是不易中变易,变易中不易。       智慧最高的佛陀释迦牟尼警告我们:“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不能解我所说故。”这就是说,佛陀说法说了49年,最后什么法也没说,如果我们非要说释迦牟尼佛给我们留下了什么必须坚持的法,那我们是在诽谤佛,不是在尊奉佛。      《圣经》、佛经、《古兰经》、《道德经》等是法吗?不是,那都是方便法门,不是法。生命禅院说法了吗?也没有,也是方便法门。“如来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什么是佛法?无法之法就是佛法,所以佛教诲我们不应住法生心。死背教条、固守教义都是住法生心,无法生清净心。同理,什么耶稣、释迦牟尼、穆罕默德、老子、雪峰,通通靠边站,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好了,如果我们具备了以上三个条件:见了如来、达无为状态、心无所住,我们就成佛了,你就是佛了。你还要等到什么时候成佛?当下就成佛,当下就是佛。       你笑了,是吗?你会疑惑,“我现在是佛吗?不会吧,难道成佛这么容易?”       是的,就这么容易。容易吗?就这么难。       对已经经历了心灵历程千辛万苦,苦苦求道不得法的人而言,现在应该是豁然开朗,我已点破了迷津,“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该柳暗花明了吧?容易吧?       对没有根器,且从来不曾思考和修行修炼的人来说,我是在讲天书,要当下成佛,难!       假若你现在似明似暗、似懂非懂,千万别着急,你已经入门了。你有可能在一刹那明白了,另一刹那又糊涂了,而恰恰你明白的这一刹那间,你就是佛了,而糊涂的那一刹那间,你又返回了世间,不是佛了。       好,现在记住,如果你每天只有一刹那间成了佛,了不起。如果每天有两刹那间成了佛,更了不起。假如你每天有几分钟成了佛,那更加的了不起了,继续下去,如果每天有一个小时的时间,两个小时的时间成了佛,那就已经在“灵山”了,再继续下去,如果全天候地成了佛,只是在一些刹那间、甚至在某个时辰糊涂了,那是人性、兽性、魔性尚未除净,只要精进,就会功德圆满,成正果了。       时时会灵光闪现,处处会灵光闪现,抓住那闪现的一刹那,你就成佛了。       阿弥陀佛,读到本篇的与佛有缘者真幸运。真是造化,你们的命为什么就这么好?       感谢上帝如来佛祖吧! ----------------------------------------------------------------------------------------------------------------------------- 大道之行,发于毫末,成于点滴,收于精微,却无诀窍。植物生长,靠阳光料养雨露滋润,决不能越过环节拔苗助长。修行,要在一言一行上下功夫;修炼,要在一念一意上下功夫。日日得昌,木木成林,积沙成塔,集腋成裘,功到自然成,若放弃做功,图谋窍门,此心已陷魔窟,此步已迈邪径。求道者不求诀窍,不论是想发财、升官、图名,正人君子决不求窍门。 《生命禅院》认为,一个真心向佛的人,一定要在心里建起佛塔,外在的佛塔重要,但内在的佛塔更重要。佛陀教诲我们,“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所以,有相的佛塔是虚妄的,真正的佛塔是无相佛塔。我们要在心里建起佛塔,要帮助虔心向佛的人们建起心中的佛塔,而不是劳民伤财到处建金碧辉煌的心外佛塔。外在的佛塔是色,只有心中的佛塔无色,只有无色的佛塔才是真正的佛塔。凡求诀窍者都不是老实人,只有心怀鬼胎,图谋不轨的人才求诀窍。最远的路离目标最近,最近的路离目标最远。成佛无诀窍,若人言成佛有诀窍,此人必是功德浅薄之辈,是诽谤佛法之徒,是魔。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河,愿欲成佛者放弃诀窍,塌塌实实在毫末点滴上下功夫。只要有为,必然会出错;只要有为,自性如来的那个完美结构就容易出现缺陷;越有为,离本性越远;越有为,越难返朴归真。一句话,有为就难成佛。欲望越强的人越有为,俗人是有为者,所以俗人追求的是梦幻泡影。越有为,生命的层次越低;越无为,生命的层次越高,人与贤圣仙佛之间的差别就在于此。 更多参考出处:生命禅院论坛《成佛篇》

以上是"做人难 说唱"的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cnlangs.com/news-424.html , 转载请保留.

上一篇:湖州话歌曲 下一篇:狄士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