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11-01 19:26:17  点击次数:2685  查阅:暂不记录

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

 

万木草堂是谁创立的?万木草堂是谁创立的?

  万木草堂,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原为邱氏书室,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  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   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892年,万木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氏宗祠(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康有为出身子书香门第,自少淹博旧籍,并读过一些家藏的西方书籍,从小就立有远大的志向。十九岁时师从当时名儒朱次琦于礼山草堂,苦读三年。后来历游香港、上海,接触到大量的西书,自称“新识深思,妙悟精理,俯读仰思,日新大进。”(《康南海自编年谱》)面对民族的深刻危机,他萌发了学习西方之长,实行维新变革,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革的思想。1888年(光绪十四年)冬,康有为以布衣之身毅然进京上书光绪皇帝皇帝请求变法,不但没有任何结果,反而遭人讥讽。1890年(光绪十六年)春,他举家迁往广州,并开始讲学。由于他以布衣上书的名气很大,致使当时正在学海堂书院读书的陈千秋、梁启超等人纷纷前来请益,并为他的学识所折服,愿为弟子。这时,青年学子也慕名闻风而来,康有为应陈、梁之请,便租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办学舍,创建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1891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在德育方面,康有为提倡厉节、慎独、主静、养心、检摄威仪、敦行孝梯、崇尚任恤、同体饥溺等传统道德修养,其中的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案臼,但他的目的则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从而发愤图强。在智育方面,当时万木草堂开设四种课程: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考据之学和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包括有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等;考据之学,包括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等;文字之学(词章之学),包括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这些课程,虽然还是以传统的学术为主干,但与当时专学八股、帖括词章的传统学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体育方面,除规定上体育课之外,康有为又将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寓体育于礼仪音乐之中,并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宣传今文经说,鼓吹维新变法。起初有学生不满20人,后增至100多人,培养出一批著名的维新变法的人才,其中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1894年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一度停办。1896年后又有短期讲学活动。由于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后来梁启超在湖南主讲时务学堂时,基本上因袭了万木草堂的办学精神。  解放后,万木草堂一度成为一家锁厂的车间。后来又成为了40户居民居住的大杂院,住户在里面修厕所、打墙壁,严重破坏了房屋结构,仅墙体破坏就达到了20%,很多建筑部件和文物遭到破坏或遗失。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广州市投入1300万元迁出40多户居民,对草堂进行全面修缮,并计划将万木草堂建成越秀区博物馆,陈列康有为等历史人物的文物和史料。2006年,广州市城市复建公司结合中山四路复建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又投入230多万对万木草堂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旧址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2007年9月修缮完工后,但一直被周边临建和违建围蔽。有关部门清迁了有碍观瞻的周边建筑,百年草堂得以“重见天日”。2008年6月14日,在中国第三个文化遗产日来临之际,修缮一新的万木草堂免费重新向公众开放。

1891年,康有为在广州创办万木草堂,宣传维新思想,培养和造就大批变法维新骨干,如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了戊戌变法的重要人物。康有为在万木草堂撰写的《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等著作,成为维新运动的重要理论依据。

万木草堂,位于中山四路长兴里3号。是中国近代资产阶级维新派创办的著名学堂。原为邱氏书室,是广东省邱氏子弟到省城应试的居住处。  建于清嘉庆九年(1804),为三间三进、两天井、硬山顶的祠堂式建筑。碌灰筒瓦,两边保留有部分灰塑,青砖墙石脚,砖木结构,面阔三间15.8米,深三进35.3米,面积约为663平方米。   头门面阔三间15.8米,门额上刻有“邱氏书室”四字,进深三间约5米共十二架。中堂面阔三间,进深约三间8.5米共十五架,石檐柱,木金柱,穿斗式梁架。后堂面阔三间,进深三间约9米共十八架,前带两廊。  中法战争后,康有为为了宣传其维新变法思想和培养变法人才,于1891年(光绪十七年)租借“邱氏书院”作为讲学堂,创办了万木草堂,聚徒讲学,宣传改良主义思想,开展政治活动,成为戊戌变法策源地。1892年,万木草堂迁至卫边街的邝氏宗祠(今广卫路附近)。1893年,因来学者众,遂迁至广府学宫仰高祠(今文明路广州市第一工人文化宫内)。习惯上,人们将康有为在这三址所办的学堂统称为“万木草堂”。  康有为出身子书香门第,自少淹博旧籍,并读过一些家藏的西方书籍,从小就立有远大的志向。十九岁时师从当时名儒朱次琦于礼山草堂,苦读三年。后来历游香港、上海,接触到大量的西书,自称“新识深思,妙悟精理,俯读仰思,日新大进。”(《康南海自编年谱》)面对民族的深刻危机,他萌发了学习西方之长,实行维新变革,挽救民族危机的维新变革的思想。1888年(光绪十四年)冬,康有为以布衣之身毅然进京上书光绪皇帝皇帝请求变法,不但没有任何结果,反而遭人讥讽。1890年(光绪十六年)春,他举家迁往广州,并开始讲学。由于他以布衣上书的名气很大,致使当时正在学海堂书院读书的陈千秋、梁启超等人纷纷前来请益,并为他的学识所折服,愿为弟子。这时,青年学子也慕名闻风而来,康有为应陈、梁之请,便租赁长兴里邱氏书屋,正式开办学舍,创建万木草堂。  万木草堂主要讲授中国数千年来学术源流、历史政治沿革得失,旁及西方国家历史、政治,也注重体育和音乐。万木草堂创办之初,康有为就主张“脱前人之窠臼,开独得之新理”。草堂的命名,就含有培植万木、为国家培养栋梁之才的意思。1891年3月,康有为撰写了《长兴学记》作为万木草堂学规,以《论语》“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为纲,对学生施以德、智、体教育。在德育方面,康有为提倡厉节、慎独、主静、养心、检摄威仪、敦行孝梯、崇尚任恤、同体饥溺等传统道德修养,其中的内容仍然没有脱离封建教育案臼,但他的目的则专在激励气节,发扬精神,从而发愤图强。在智育方面,当时万木草堂开设四种课程:义理之学、经世之学、考据之学和词章之学。义理之学,包括孔学、佛学、周秦诸子之学、宋明理学、泰西哲学等;经世之学,包括有政治原理学、中国政治沿革得失、万国政治沿革得失、政治应用学、群学等;考据之学,包括中国经学、史学、万国史学、地理学、数学、格致学等;文字之学(词章之学),包括中国词章学、外国语言文字学。这些课程,虽然还是以传统的学术为主干,但与当时专学八股、帖括词章的传统学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在体育方面,除规定上体育课之外,康有为又将体育与习礼结合起来,寓体育于礼仪音乐之中,并举行兵操和射击练习。在弟子们的帮助下,康有为编著《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托古改制,宣传今文经说,鼓吹维新变法。起初有学生不满20人,后增至100多人,培养出一批著名的维新变法的人才,其中梁启超、麦孟华、徐勤等成为戊戌变法的骨干。1894年康有为赴北京参加会试,一度停办。1896年后又有短期讲学活动。由于万木草堂明确提出中体西用为办学宗旨,而且采用中西并重的教育内容。对当时的书院教学影响很大,后来梁启超在湖南主讲时务学堂时,基本上因袭了万木草堂的办学精神。  解放后,万木草堂一度成为一家锁厂的车间。后来又成为了40户居民居住的大杂院,住户在里面修厕所、打墙壁,严重破坏了房屋结构,仅墙体破坏就达到了20%,很多建筑部件和文物遭到破坏或遗失。1983年,万木草堂被列为广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4年,广州市投入1300万元迁出40多户居民,对草堂进行全面修缮,并计划将万木草堂建成越秀区博物馆,陈列康有为等历史人物的文物和史料。2006年,广州市城市复建公司结合中山四路复建工程,根据“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又投入230多万对万木草堂旧址建筑进行了全面的修缮,旧址主体建筑基本恢复原貌。2007年9月修缮完工后,但一直被周边临建和违建围蔽。有关部门清迁了有碍观瞻的周边建筑,百年草堂得以“重见天日”。

以上是"中国语言文字学史料学"的相关内容。

本文地址:http://www.cnlangs.com/news-35.html , 转载请保留.

上一篇:中国语言生活 下一篇:中国语言学 海派